专业号

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,保护对象为野生动物马麝和老云杉林及其生态系统,坐落于榆中县西南隅,西起兰州市七里河区阿干林场,东止榆中县新营镇,南靠临洮,北连榆中平原。地理坐标在东经103°50′——104°10′;北纬35°38′——35°58′之间。由兴隆山与马啣山两组平行山系组成,属祁连山的余脉,东西长37公里,南北宽17公里,总面积为29583.6 公顷。距省会兰州市约40公里,是兰州东南的天然生态屏障,被誉为兰州的“掌上明珠”。

保护区主要地貌类型有构造侵蚀形成的中山地、中高山地和侵蚀沟。海拔1800—3670米,坡度多在30°左右,属大陆性气候。保护区分布的土壤为地带性土壤,有高山草甸土、亚高山草甸土、灰褐土、新积土、栗钙土5个土类组成。

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,是甘肃中部重要的生物基因库,有脊椎动物160种,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马麝、金雕、玉带海雕、白尾海雕4种。马麝是兴隆山自然保护区最具特色的野生动物。昆虫1048种,其中新种12个,中国新纪录种8个。蜘蛛目87种。

高等植物1022种,其中国家二级保护植物24种,列入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》附录Ⅱ的保护植物21种。大型真菌类109种。被誉为陇中黄土高原的生物多样性中心和黄土高原的“绿色明珠”。兴隆山也是省内著名的道教名山和旅游避暑胜地,被誉为“陇右名山”。

保护区分布着寒温性针叶林、落叶阔叶林、落叶阔叶灌丛、常绿阔叶灌丛、草甸及草原6大植被类型。

森林类型有云杉林、落叶松林、油松林、杨林、桦林、栎林、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混交林8个类型。

保护区内奇峰叠翠,飞泉流湍,林木苍郁,风光旖旎,人文景观众多,现开发经营的旅游小区有兴隆山、官滩沟、石门沟三个。其中兴隆山为陇原十景之一,也是甘肃大力开发的20大景区之一,年接待游客40万人次。著名景点有:云龙桥、太白泉、成吉思汗文物陈列馆、喜松亭、蒋行宫等五十余处。现为兰州及周边游客休闲、避暑、渡假、观光旅游的首选地。获得“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单位”荣誉称号,2002年被评为国家“AAAA级”旅游景区。

林业草原大数据建设平台
京ICP备09013815号
基于E-file技术构建